今年的三八节,还是值得记录三月八日当天是周六,这天女儿放学回来,送了我一枝手工花三八节前一天和同事聚餐团建过得很愉快,过了就感觉这个三八节结束了,本来周末也是我*忙碌的时候所以根本把三八节都忘了收到女儿放学回来递过来的这支花,不得不说还是很开心的。
女儿接着说,她本来也想给外婆也准备一支,但是外婆不喜欢这些,她就罢了,她说希望我给外婆表示一下我说好,要不是你这支花,我还想不到那里去其实为什么女儿没给外婆准备,我也没给我自己的老妈准备花朵呢?我记得我上小学老师引导我们给妈妈准备节日礼物,贺卡,手帕之类,我兴致勃勃准备了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老妈,结果换来一声叹息:拿这个有什么用啊!。
再后来我工作了,也想给自己老妈表达某种情谊或者示好,表达某种温情,但是都是以碰一鼻子灰收场:我记得有次我给我妈买了一套棉麻夏装,她看到后脱口而出的是,这个买的什么啊,就是个麻布口袋嘛再后来她的生日,我和老公想着她没啥朋友和交际,就把家里的舅舅姨妈请过来吃一顿,热闹一下,结果生日宴她走上桌**句话就是:怎么找个这个地方?贵死了。
划不来......

所以记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我就不再对我妈做这种表达毕竟我也没有拿自己的鼻子去碰灰的喜好当然我也是成年人,我老妈的这种模式我也想开了,这是她长久以来成长的环境,以及据此形成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决定的她也并不是故意膈应我,所以对我而言不存在什么伤害。
我忽视就行了但是女儿的提醒我收到了,在一个女性节日里,收到祝福,传递祝福,是需要的想来想去,表达什么呢,还是人民币吧,当然也不要太多了,多了又去买保健品反而把好事变坏事,拿人民币意思一下皆大欢喜以上算是背景介绍,但值得记录还有下面的故事。
第二天我妈兴致勃勃买了一件纺貂毛(她认为这一百多买的是真貂毛)的大衣,要送给女儿,她没选择送给我也是因为知道她买的东西我一般不喜欢(看到没,我们彼此相处模式已经固化了)他们婆孙俩咕了一阵,我没听清楚,从房间出来我妈还是挺高兴的,大意是女儿好像挺喜欢的。
我一听就嗤的一声笑了,说她在玩呢,衣服也许都没看仔细,你就真以为她喜欢了,说实在的,她也不缺衣服,你买这些回来干啥啊......后来我到女儿房间拿东西,女儿开口了她说:“说实话,这件衣服我挺喜欢的,真的,你不该那样去说,出言不逊的,让人感觉非常不友好。
说实话,女儿这番话一出我脸红了,确实是的,我没有任何了解,就非常随意的去评判嘲笑了这点回想起来不管对方是谁确实都不应该清楚这点后我也公开、坦然给老妈表达了歉意其实长久以来我和我自己老妈的模式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所以我是带着过去长期形成的观点和视角在和她相处。
这种模式就是固化的,单一的,主观的确切的说,是对关系和相处有破坏性的如果不是女儿的一番话,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份提醒,是比花更重要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