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买玩具的目的都不单纯了,不光是为了自己喜欢,而是觉得高端玩具的价格和小众的定位可以提升自己的虚荣心,那种人往往不会在意玩具的设计,玩具的可玩性,他们更在意的是玩具的价格,举个例子,英国有个叫Brompton的小轮自行车品牌,虽然是小轮车,实用性或许不如全尺寸的自行车,但是也吸引了大批用户,这些用户或许不知道什么是飞轮,什么是变速器,什么是曲柄,但却对价格了如指掌。
确实其他的想展示实力要么包包衣服动辄上万要么豪车但是一个几百上千的小玩偶很多时候确实能达到这种效果

关于玩具在成人市场的火爆,这个也是因为,经济低迷的时候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解压产品能够让人暂时逃离现实的产品,都会销量大增,日本几十年前就给出了答案,还有一点就是,消费降级,不管是买玩具还是玩游戏,都属于相对的低消费,低的不只是钱,感情付出,社交维护,等等,只要涉及和人打交道成本都很高。
现在很多成年人在买玩具,我们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小时候的遗憾,喜欢就要拥有,但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也是满足情绪价值的一种。买的不仅仅是玩具,还是赏心悦目的情绪价值。
小孩子没钱买不了好玩具,假设一个小孩子父母的工资是各为5000,大概率小孩子不会得到一个500块的玩具成人的工资为5000,如果他爱玩,他会为自己掏钱玩具可以做成简单的给幼儿的玩具,也可以做成复杂的成人向的玩具。
成人只是不想玩幼儿的玩具罢了,如果做出来是成人向的玩具,成人也未必不会喜欢就像很多人成年之后,也依然会看动漫,但是他不会再看很多小孩子看的动漫,比如说汪汪队所以影响成人消费的不是这个东西本身,而是它设计的目标用户究竟是谁?人们要养育的**个孩子,是我们自己。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买玩具模型手办是唯一能直接取悦自己的,疫情之后买了几万的万代模型,就是实物拿在手里获得了小时候原生的快乐,简单直接。
说实话,到了武汉之后我才认识了泡泡玛特这个品牌,原来大家还有这样的消费形式,但是去看了之后感觉真的不太便宜,有些盲盒一百多块,甚至大几百块 但如果在这个充满焦虑的世界里,玩具能给你带来一些惊喜和浪漫那么这一百块钱也是值得的。
经济越不景气一些花小钱就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美丽废物的东西就卖的越好。现在大家的条件好了,大家不再只是吃饱穿暖更需要精神粮食。其次生活压力大,需要解压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