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题:记者手记:全国爱耳日迎来“听”见希望的特殊礼物  新华社记者徐鹏航、张建新  3月3日,全国爱耳日,24岁的小军收获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经过手术,他在天津市**中心医院成功安装上了集采后的人工耳蜗。

  小军大学三年级时出现突发性耳聋,经过治疗后,仅右耳恢复了部分听力听说人工耳蜗集采后降价,并且还纳入了医保报销,他和父母**时间来到医院,成为天津市人工耳蜗集采落地后的**批受益者  “我们选的这款人工耳蜗,集采前要20多万,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现在有了集采和医保报销,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钱”小军妈妈难掩喜悦  小军今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过了国家线“有了人工耳蜗,我也不用担心接下来的面试环节了”  这一天,不仅是小军重获新“声”的日子,也是无数听障患者迎来希望的日子。

  2024年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人工耳蜗类耗材5家企业中选,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2025年3月1日起,天津、广东等多地陆续落地执行人工耳蜗集采中选产品。

  同样来做人工耳蜗手术的,还有一位三岁的小朋友此前在慈善组织资助下,她已经安装了单侧人工耳蜗,这次父母专门带她来安装对侧的人工耳蜗  “双侧人工耳蜗可以提供双耳听觉,帮助患者更好地定位声源,还能够提高患者在嘈杂环境中的语音识别能力,改善日常交流质量。

对于儿童来说,安装双侧耳蜗也更有助于其大脑发育”天津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巍说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工耳蜗植入治疗老年性耳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有调查显示,过去因人工耳蜗价格较高,选择植入的老年听障患者不足2%。

新政策实施后,更多老年听障患者实现听觉重塑不是望而不及的事了”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说  从多地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资助,到多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再到如今人工耳蜗集采中选产品陆续落地……我国在保障听障人士福祉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王巍说,为应对可能增加的人工耳蜗手术量,医院已储备了更多听力技术人员和康复训练人员  据悉,此次集采除临床常用产品外,还有更加“高科技”的产品中选,满足患者不同需求,其中既有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也有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

  为配合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实施,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的《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中,设立了“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取出”等项目,提供明确的收费依据  “人工耳蜗纳入集采,意味着人工耳蜗普及化的开始。

”梁巍表示,从长远看,更多学龄听障儿童能够回归普校,更多适龄听障青年能够突破职业壁垒,更多老年听障群体能够延续社会参与价值  “这对我们听障患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有了人工耳蜗,我更有信心能找到好工作了。

”  患者的话语,回响在记者耳旁。“听”见希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完)